曹志强敢对俩人这么说,自然不是胡吹大气,而是真的很有底气。

原因就在于,曹志强不是从底层做起,然后再慢慢往上爬,而是先找了大领导那种顶级大老,然后再利用这种大老的关系,狐假虎威的搞出一个出版社。

这种高屋建瓴的方式,本就跟一般老百姓的小打小闹不一样,哪怕庙再小,那也是有后台的。

更别说,红光出版社作为红光机械厂的下属单位,背靠红光机械厂这种大国企,本就是一个国营单位。

在这个时期,只要是国营单位,通常很难被一般的基层人员刁难。

实际上,搞了这么久,尤其是跟出版局的局长等领导接触过之后,曹志强也不再是原先那个啥都不懂的新嫩小白了。

至少对出版业,他是有了一定了解的。

其实在这个时期,像出版社这样的单位,本质上跟一个工厂没啥区别。

只不过普通工厂是生产工业品,而出版社呢,则是生产文化产品,比如图书音像制品。

换言之,出版社其实是一个生产单位,只是生产的是文化产品罢了。

与此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出版社不光是一个生产单位,其实还是一个发行单位。

这就意味着,出版社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比如自己制作的图书音像制品,也可以自行售卖,不用非得卖给新华书店。

只是相对来讲,新华书店的发行渠道更广,所以一般都会直接把书卖给新华书店,让新华书店代为销售。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讲,他们不会去一家出版社买书,都是去当地新华书店买书。

然而,如果有一些私人想要绕过新华书店,直接跟出版社买书,那也没啥问题。

只要出版社的售价不超过定价,就不存在倒卖问题。

反倒是新华书店这里,要是一直通过新华书店大量出货,问题很多。

首先就是性价比问题。

如果一直通过新华书店出货,那曹志强的出版社赚的就少。

毕竟他是先把货卖给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再大批量的卖给其他读者跟二道贩子。

这样的话,货卖的再多,曹志强也只能是每本书卖五元钱。

可要是让那些二道贩子来他出版社买,那他一本书就能卖八元钱,比卖给出版社还多三元钱,何乐而不为?

其次,是口碑问题。

过度的饥饿营销,一直买不到货,也会惹恼普通读者,进而造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唐居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居易并收藏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最新章节806 今生有了你们,才是我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