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方国寿对题目的解释,这下子王成伟总算是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

巡考的颜真卿叹了一口气,作为学贯古今的大儒,颜真卿自然明白这个考题的意思。

文质而再复,不仅仅可以用在朝代之间的更替,朝代之间皇位的更迭,也可以套上这一套“文质再复”的规律。

而皇帝用这个题目做考题,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要考生写出新朝和上皇时代的切割,给皇位更迭寻求更具有法理性的解释。

灵武登基,到上皇下诏退位,至德元载和天宝十五载是同一年。

这种法统上的尴尬,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所以才出了这么一道实务策的考题。

颜真卿叹气,皇帝第一次科举出这样的考题,那么等到上皇回銮长安后,二皇相见之后,皇帝又要如何对待上皇?

作为上皇时期就出仕的大臣,就算是对上皇晚年的昏聩心存怨望,但是依然对开元年间那美好的时代充满美好回忆的。

大臣们自然不愿意皇室内部出现骨肉相残的景象了。

且看这些考生如何答题,是不是能够提出让皇帝满意的答桉。

颜真卿继续巡视考场,只看到不少考生都盯着考题发呆。

颜真卿叹了一口气,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前面两道试题都做的不错的考生,在面对第三道考题却束手无策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考生们都熟读论语,但是文质再复的概念,是出自于《礼记》中的。

《礼记》虽然也是五经之一,但是唐代对于通五经的要求主要还集中在《诗经》和《春秋》上,对于《礼记》的要求是通读,就连考贴经都不太考《礼记》上的内容。

不过题目是皇帝出的,考生也只能硬着头皮作答了。

颜真卿又看了几个,看到韦应物的文章,眼睛一亮。

韦应物不愧是京兆韦氏的子弟,也曾经门荫入官,在官场上历练过。

韦应物的这篇文章,从文和质两个方面入手,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规劝朝廷重视文治和武功,在全力平叛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朝廷的文治。

颜真卿点点头,这个切入点也是进士科考试实务策正常的切入,从劝谏君王开始。

接着韦应物用文质再复的理论,套用了隋和唐的文质演化,提出隋代是重治而轻文,隋炀帝穷兵黩武最终灭亡。

所以我大唐应该是文过于质,继续规劝皇帝行文治。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肥鸟先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鸟先行并收藏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最新章节番外(一) 是,宰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