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巴西废奴主义思想家乔科姆·纳布科曾经在批评自己的祖国时说:“中产阶级——国家前进的动力——在这里无处可寻。”Nabuco,Joaquim,Abolitionism:TheBrazilianAntislaveryStruggle,RobertConrad,Trans(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77)QuotedinBrianPOwensby,IntimateIronies(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9),p3他的意思是,这个国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产阶级的缺席。与他的意见相左,70年后,法国社会学家雅克·兰伯特在调查了巴西的社会结构后则声称:“新巴西之所以和旧巴西有着如此深刻的差异,首先是因为中产阶级的兴起。”Lambert,Jacques,“LeBrsil:StructureSocialeetInstitutionsPolitiques”,CabiersdelaFoundationNationaledesSciencesPolitiques,44(Paris,1950)QuotedinBrianPOwensby,opcit,p3

他认为,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军人、职员,以及其他如兰伯特所谓的“羽翼未丰的中产阶级”,正在毫无保留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他们抛弃了旧有的等级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更为现代、更为流动、既不赞同也不接受委任制度的个人社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在国内政治中高调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角色。

在70年中与这些评论——尽管它们所持的观点往往相去甚远——相呼应的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中产阶级代表了巴西历史性变革的关键。这种呼应不是偶然的。纳布科与兰伯特所在的时代相距70年,但他们都同样关注被视为是个人主义的、精英主义的、而且也是富于进取精神的“中产阶级传奇”。

中产阶级的传奇来源已久。早在18世纪已经崛起的英国商业阶层在击败了濒死的贵族阶级,将19世纪的英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富有、自信的中产阶级就很快成为社会稳定的象征。英国19世纪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最新章节四困境:巴西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