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确立,印度中产阶级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产生有以下条件:(1)18世纪下半期,随着英国国内工业革命的开始,一些资本家自由商人打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在印度开设代理商行,经营对印度的进出口贸易,有一些印度人受雇担任经纪人、代理商、中间人处理英国与印度的商业居间事务,分享贸易利润。他们在与英国商人的合作中也学会了投资方式,这有助于印度经济格局的改变。(2)英国殖民者在印度进行的土地改革中造就了中间包税商地主阶层。英国殖民者于1793年在印度进行永久的土地改革,使柴明达尔柴明达尔原来是指边远地区的土著部落酋长或印度教的王公,从17世纪开始,作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田赋征收人,领取国家报酬,并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军事权力。成为永久的土地所有者,交纳田赋。但柴明达尔在经营不善情况下把土地转让给富有商人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中间包税地主阶层,使他们成为柴明达尔和农民之间的中间人。这些农业中产阶级更看重高利贷的收益和地产的稳定,高额的地租加剧了农民的贫困。(3)伴随着殖民统治的建立,殖民者剥夺了印度林立的土邦的行政、司法、军事权力,而对庞大的殖民地的治理需要职能齐全的高效政府。从1858年起,“凡女王治下的臣民,无论是欧洲人还是印度人,都可以参加(文官)竞争”,RC马宗达、HC赖乔杜里等,同前引书,第922页。在殖民政府中出现了印度公务、事务人员,形成文官制度,到1990年印度文职人员有50万人。(4)由英国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英国在印度大力发展教育,1885~1900年间,大学和学院的学生数从11000人增至23000人,这些人从学校毕业后大多数从事为殖民统治服务的律师、医生和工程师等职业。牛慧娟、洪明:《印度中产阶级成长轨迹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陆梅:《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当代亚太》2002年12期。这个过程不同于米尔斯所考察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商业化—工业化发展轨迹,印度中产阶级明显的依赖性和外发性。

印度殖民时期的中产阶级形成也与英国殖民者的刻意培养有关联,对于一个有着千年文明的古国和充满割据政权、宗教矛盾的社会,英国政府没有像法国、荷兰殖民者那样实行过分严厉的统治,在殖民政府完成它的“破坏性使命”后,它又开始建设性的工作。印度总督麦考利表达过他们一以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最新章节四困境:巴西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