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中间层研究中女性问题的关注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该趋势兴起的背景是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潮影响以及后现代解构主义视点下对阶级主体等问题的重新审视。关于性别与阶级结构的关系,有人认为性别本身就是阶级,也有人认为性别是影响阶级归属的重要因素,“性别化阶级结构”说则认为,性别与阶级结构存在内部联系,“阶层性别化,性别阶层化”,女性大多数情况下都位于一个阶级的男性与下一层阶级男性之间的缓冲带位置,构成“准阶级划分”。还有观点认为,女性在性别与阶级的对应关系中位于最底层,大多数男性则是作为“中间阶级”出现的,是统治阶级统治女性的媒介。

在日本传统的新中间层论中,性别(gender)视角是一个盲点。大部分情况下,阶级构成表中男性与女性是混同计算的,SSM调查直到1985年才开始出现区分男女的问卷,从而才能够对女性进行独立的分析。岡本英雄、直井道子編《代日本の階層構造4女性と社会階層》,东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0。从阶级构成来看,女性在阶级结构中占据的是非常容易引起争议的领域,因为日本新中间层问题中一个关键要点就是对女性事务性工作人员的处理,如果不分男女,将事务性工作人员均列入新中间层,那就很容易导致对新中间层规模的过高评价。1955~1975年,日本女性参加工作的人数每年增加430万,1975年达到1960万,增加最多的,一是事务性工作,从340%增加到507%,二是专业性技术性工作,从308%增加到404%,而服务业却从742%下降到644%。1975年,女性白领达653万,占总数的43%。推动女子进入白领行业的原因有:①白领行业包含一部分与女性在家庭分工中承担的角色性质相类似的工作;②白领职业的资格认定较为客观;③白领行业包含时间灵活的工作;④女性学历水平的提高。有吉広介、浜口晴彦,同前引书,1982,第249~276页。但表面的数字背后掩盖着实质性问题,女性从事的事务性工作一般都是低工资的底层职业,不像男性,具有通往管理层的资历性质。因此,若将女性事务性职业从新中间层中除去,那么新中间层占全体就业人口的比例1950年为112%,1990年也仅为191%,虽然有所增加,但低于雇佣总数的增加率,占雇佣总数的比例反而在减少。由此可以说,日本“新中间层增长”的观点建立在无视女性差距的基础之上。橋本健二,同前引书,2001。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最新章节四困境:巴西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