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已经定婚,如果他是其所是,他就应该意识到自己必须接受朱安了,在这一点上,鲁迅不是其所是;当鲁迅在日本从电影中见到“久违的许多中国人”时,此时他又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因此,作为中国人他也不是其所是;作为一位不想继续求学的医学院的学生,他更不是其所是。这就是萨特所谓的“非存在的存在”。并非鲁迅在有意欺人,他毋宁是一个被欺者——被自己对同胞的激愤之情欺骗了。在当时情况下,这个激愤之情里隐含了对与包办婚姻有关的两个家庭成员——母亲和朱安——深深地不满,把母亲与朱安隐藏在麻木的“毫无意义的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后面,是鲁迅的潜意识。这个潜意识也许并没有被鲁迅意识到,不过,完全的无意识似乎也不可能。

萨特是不赞成潜意识理论的,他认为,潜意识压抑力是自欺,而自欺充满了意识。他说:“唯有这潜意识压抑力能够理解精神分析者的问题或启示,或多或少接近了用它来压抑的实在意向,这是因为唯有它知道它所压抑的东西。……潜意识压抑力为了发挥它的识别的主动性,就应该认识它所压抑的东西。如果我们确实放弃了所有把这种压抑表述为盲目力量的冲突的隐喻,力量就恰恰要承认潜意识压抑力应该选择,而且为了选择要再次出现。否则它为什么放过了合法的性刺激呢?”《存在与虚无》:见第二章《自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如何解释鲁迅“为什么放过了合法的性刺激呢?”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放弃包办婚姻。

不但看外国书可以“与实人生接触”,看外国电影更能使人明白什么是人生的“一件紧要事”。说起看外国电影,笔者不禁想起这样一部外国电影,大概是英法合拍的一部间谍片,名曰《蛇》,讲一个前苏联克格勃军官与英国情报机关斗法的故事。这位克格勃军官“叛逃”西方,他到了英国,首先要接受英国谍报机关的审查,英国人问他,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祖国?他说出了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一天晚上他下班回家,路过一个修鞋铺,看见一个老鞋匠正弯着腰在昏暗的灯光下补皮鞋,他忽然很感伤——共产主义革命胜利已经几十年了,可是老鞋匠的生活依然是那么贫困,于是对共产主义产生了疑问和动摇,从此就“觉醒”了。英国情报官员没有使用测谎器,就认定他所说的这个老鞋匠的故事是一个谎言。克格勃的诈降计谋,一开始就被英国人识破了。因为他“觉醒”的理由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新发现的鲁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邹范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邹范平并收藏新发现的鲁迅最新章节性幻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