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果然不认同庄周的齐物论,认为它没用。

庄周虽然觉得大家齐同,天下大同,却也给不出任何的实例和推导。连墨家兼爱还需要说大家都是老天爷的财产,所以老天爷不希望人类打仗。但庄周的齐物论完全就没有这种前提推导,只是告诉大家要齐物的结论。

其实孔子也是直接告知结论,没什么推导,只是教大家仁爱。但如今时代变了,不是春秋是战国了,儒生必须要回答为什么要仁爱,仁爱的基础在哪里。

孔子的时代,没人这么问他。但战国却有人这么问儒生,孟子回答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给仁义礼智找依据,这四端是每个人都有的,也就是所谓的性善论。

而齐物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庄周回答不了,他只能说每个人都有‘成心’,所以看到的只是事物表现的表象,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但成心不能作为齐物的依据,只能说明人族有缺陷。齐物论本身只是庄周用敏锐的直觉想象出来的,告诉大家应该这么做,但不要问依据是什么,庄周回答不了,做多也只能说和成心反着来。

所以最后有了道教,宗教就是不要问懂不懂,只要问信不信。

不过就在孟子批评庄周的主张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的时候,芸姚仗义执言认为齐物论虽然不能落实到个人身上,也不能落实到社会之中,但可以落实在思想上、主张上,落实到孟子的‘法先王’上。

可谓语出惊人,孟子本以为芸姚只是个巧舌如簧的说客,没想到一开口就要把一儒一道两个极端的主张融合到一起,简直胆大包天。孟子可以肯定就算是稷下学宫的学生也没有芸姚这么大的口气,一开口就说法先王是‘法表象,而没法本质’。要是自己的学生在这,肯定能一人一口唾沫喷死芸姚。

孟轲皱着眉头,看向芸姚,目光中充满了不认同。“你说法先王是画蛇添足?我倒要问问你先王行仁政,史书之上可有记载?”

“确有记载。”史书自然记了很多仁政的例子。

当年孔子微言大义,在《春秋》中加入了很多个人的主观见解,对自己不认同的历史事件用贬义词,对自己认同的事件则用褒义词,通过褒贬的区分来表达孔子对历史事件的态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一方面也能让后人知道孔子的态度。

也因为孔子的微言大义,所以光是《春秋》的解释就有《公羊传》《谷梁传》《左转》,三部《春秋》的解释都有不同的倾向性,有专门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渡娘之后封神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龙之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龙之宫并收藏渡娘之后封神时代最新章节第670章 收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