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看见高欢登上大船,然后缓缓离开码头,神情不禁一松,呼出一口浊气。

周延儒是首辅,名义上是大名文武百官之首,不过实际上,他却受制于高欢。

在弘光朝建立后,他什么事情,都需要向高欢汇报,让他心里确实有些不舒服。

毕竟,他与高欢不是从属,而是合作的关系。

高欢什么事情都要过问,而且把银子看得很紧,他没有多少机会捞钱,让周延儒有些不满。

当然,南京勋贵与高欢作对的下场,周延儒也见过了,所以他只是藏在心里,并没有表现出来。

因此,周延儒只能希望高欢早点离开南京,让他掌握更多的权利。

现在自己的小心思,居然被高欢看透,确实把周延儒骇了一跳。

这时等高欢走远,周延儒才发现,自己后背都湿了。

一旁丁启睿不禁庆幸的感慨道:“梁国公的睿智,不能等闲视之啊!”

周延儒也深以为然的感慨一阵,暂时不敢生出太多别的想法,只能先当打工人了。

毕竟,他现在没有兵,朝廷也没多少党羽,只能抱着高欢的粗腿,才能继续当首辅。

这时,高欢坐船走远,高有才从码头走回来,对两人和百官道:“周阁老,回城吧!”

周延儒却摇了摇头,他一脸不舍,目光盯着远去的船只道:“本阁要目送梁国公过江!”

……

高欢留下李平远率领三万人镇守南京,便率领联军渡过长江,然后浩浩荡荡的北返,准备赶回洛阳,应对清军南下。

此时,河东战场,顺军面临的局势,已经急转直下。

李自成在晋北与清军激战数月,因为清军兵锋犀利,而晋北距离关中和河南太远,顺军补给吃力,难以支持数十万大军作战,最终被清军击败。

以前人数众多是顺军的优势,可是现在却成了顺军的短板,新生的大顺政权,对于后勤补给实在没有太多经验,也难以动员民夫进行补给。

大军进入相持和拉锯后,拼的就是补给和消耗,顺军显然还不太适应这种战争,而清军数次入口,每次都是数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以战养战的经验却十分丰富。

这个时候人多,反而增加了顺军的后勤压力,打了几个月后,就缺衣少食,最终崩溃。

在晋北失利后,李自成吸取教训,令谷可成坚壁清野,守卫太原城,他则带着顺军主力撤到蒲州,关中,以及晋南进行休整,并依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武布中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武布中华最新章节第1551章告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