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人对失败、诽谤或排斥等都很敏感,因而很容易恼恨自己,怪自己没用,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近几十年,日本小说的趋势就是反复描写有教养的日本人是如何在极端狂怒与悲伤抑郁之间辗转不安、彻夜难眠的。这些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厌烦了一切:他们厌烦日常生活,厌烦家庭,厌烦城市,厌烦乡村。他们的厌倦感并不是由于他们未达到理想,并不是说与理想的宏伟目标比起来,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显得虚无漂渺;同时,这种厌倦感也不是来自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因为一旦日本人有了崇高的使命感,他就不会产生厌倦感。不管这个目标多么遥远,厌倦情绪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日本人特有的这种厌倦是一种过于感伤的疾病。他们由于害怕遭人拒绝便把这种恐惧感藏于内心深处,最后他自己都迷失了。日本小说中所描写的厌倦心理状态与我们熟悉的俄国小说不同。在俄国小说中,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对立是小说主人公一切苦闷的根源。乔治·桑塞姆爵士(SirGeorgeSansom)曾经说过,日本人没有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感。他这样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澄清自己对日本人厌烦根源的看法,而是为了说明日本人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他们这种人生哲学是怎样形成的。的确,日本人的这些观点与西方人的观点是大相径庭的,同时也说明日本人的这种做法是与日本人动不动就抑郁是有很大关系的。与美国不同,日本和俄国都是喜欢在小说中描写厌倦的民族。而美国的小说不太涉及烦闷的题材。美国小说往往把书中人物的不幸归咎于性格缺陷,或社会的虐待,但他们很少单纯描写这种厌烦。描写一个人与环境不协调总有一个原因,作者总是让读者从道义上责备主人公的性格缺陷或社会秩序中存在的弊端。日本也有无产者小说,谴责城市中可悲的经济状况以及渔船上的可怖事件。但是,正如一位作家说的,日本的小说所暴露的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们情绪爆发时就像有毒的气体在漂荡。不论小说的主人公还是作者都认为没有必要对周围的环境或主人公的经历进行分析,他们不想弄清阴云都是从何处而来的。人们觉得,忧愁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因而人们也都很容易伤感。古代英雄惯于向敌人进行攻击,他们则把这种攻击转而向内。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忧郁是没有原因的。虽然人们有时也找些事件当作原因,但更多情况下这些事件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罢了。

自杀是现代日本人采取的最极端的攻击自己的方式。他们觉得用比较得体的方法来自杀可以洗刷自己的污名并给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菊与刀(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美]鲁恩·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美]鲁恩·本..并收藏菊与刀(全文)最新章节第77节:投降后的日本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