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武器理论课的学习开始了。

教室里32位学员正专注地听着教员讲课。

“今天学习的科目是军用毒剂理论,这是我们进入教导队学习的第1个专业理论课。”1位年轻的教员操着标准的普通话接着说:“什么是毒剂?什么是化学武器?这些问题很简单,在座的都能准确地回答。因为从我们当防化兵的第1年就开始学习核、化武器知识,学习侦毒操作技巧。可以说,当了多少年兵,就学过多少次。不仅是学习了,很多人还担任了这1课的教员,现在让各位站到讲台上,不用看教材,讲上几小时应该不成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掌握的仍然只是1个基本的定义。化学武器的伤害特点我们了解多少?在暴露的空气中,人员接触多少量会失去行动能力;化学武器的伤害范围广,广到什么程度,这些我们在连队上课时讲的不多,更少有研究。

再说侦毒专业训练,据了解,在很多连队,教员布毒时采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用滴管直接将毒剂滴到地面或水源、值物等对象上;选用的毒剂种类也大多是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受条件限制,空气染毒以了解基本理论为主。

教导队的训练与连队的情况完全不同:空气染毒,我们训练场设有专门的猫耳洞,里面的染毒空气浓度接近实战;对糜烂性毒剂的布毒,考虑到实战中最常使用的是毒剂炮弹或*,所以我们会采用爆炸法。

直接用滴管布毒,毒剂在实验室里正反应的颜色是什么样,我们侦检出来的结果也会是什么样。也就是说,我们侦毒的结果和实验室的结果吻合度极高。但是,实战中使用毒剂时,会受各种环境和使用兵器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很多类似于正反应颜色的干扰现象。

大家对糜烂性毒剂很熟悉,其主要品种有芥子气和路易氏气,当它们被吸附到到侦毒管的硅胶上与侦毒管上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产生一种特定的颜色。我们通过反复试验,无数次的比较发现,使用爆炸法布毒时,*的微粒也会使侦毒管上的化学试剂产生反应,生成一种与正反应颜色极为相似的颜色,从而造成误判。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是极为相似的颜色,而不是完全相同的颜色。所以说,我们的学习就是要善于发现它们的微小区别,在各种环境下体验,找出规律,避免误判、漏判等现象发生。

除了介绍各种干扰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重点还要掌握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方法。实战中一旦发生误报,将造成无可挽回的人员伤亡,所以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防化兵的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真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真凡人并收藏防化兵的故事最新章节该章节已被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