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刚到连队,训练强度大,纪律约束多,生活枯燥乏味,思乡之情难免;休息时间写写家信,与人聊聊天、战友之间开开玩笑都可大大缓解思乡之情;但有个别战友喜欢捉弄人,搞些恶作剧,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难堪之上,这种人肖吉林称之为“损友”。

尽管搞恶作剧的人也知道这种事不光彩,不能拿到台面上说,但还是要做,并乐此不疲;而要找出恶作剧始作俑者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你可以怀疑他,但如果没有掌握十分确凿的把柄,他则会百般抵赖,甚至倒打一耙。

最好的方法就是逼损友自动现身。

白天专业课学习的内容不难,晚上大家在宿舍聊天。

屋角有一人正坐在床前的小方櫈上拿着防毒面具认真地整理笔记。只见他一会儿在本上记几笔,一会儿又把面具分解开再结合好,全然不顾周围的吵闹!

他叫张潮贵,是排里最有个性的新兵之一:1米83的个头,如果不是说一口地道的广东潮汕话,你准会以为他是来自山东的大汉。

张潮贵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小学没毕业就掇学在家务农。按他的话说,如果不是当兵,就没出过远门,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

听他老乡说过这么一件事:新兵连训练结束前,大家很想拍照留影。热心的班长从老连队借来1部135型的照相机,有老乡买来了胶卷。他不想占别人的便宜,也跑到军人服务社去买了一个,没想到这么1一个小小的胶卷还真不便宜。

凭什么这么贵,里面装的啥东西?为了搞清小铁盒里的秘密,他把胶片小心翼翼地从铁盒里抽出来看了又看,发现上面什么也没有,不明就里的他又小心翼翼地将其倒卷回去。

同班战友看见后告诉他:胶卷用密封的铁盒保护就是怕它暴光,你把胶片抽出来看,这个胶卷就报废了。开始他还不相信,说只是看了看,中间部分连手都没摸过,这么贵的东西,不可能说坏就坏。待大家都这样说,他才不得不相信。为这事后悔了大半天。

好在新兵中有人懂摄影,问明情况后,将暴光的部分剪掉,剩余的放入相机中,本来一卷胶卷至少能照36张相,经他这一折腾,最后只照了23张。虽然有损失,但对他来说好歹也算是个安慰。

张潮贵办事特别认真,不怕吃苦;尤其是干体力活,100来斤重的大米,别人是两人抬一包慢慢地走,他是一个人一包扛起来就跑;无论是在新兵连还是在防化连新兵排,诸如擦窗、扫地、帮厨、搬运货物等公差勤务,该他做的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防化兵的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真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真凡人并收藏防化兵的故事最新章节该章节已被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