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府邸,赵铭听了陈名夏的回报,脸上不见喜怒。

陈名夏抬起头看了赵铭一眼,忙又低下头道:“下,东吁胆敢对抗大明,当发大军剿灭,本不识抬举,臣以为当发水师,迫其妥协。”

协议没有签订成功,结果并不圆满,东亚两个人口最多的属国,都不愿意加入协议,进入新朝贡体系,等于他的谈判,基本失败了。

这让陈名夏很担心赵铭因此责怪,所以想将责任推给东吁和本,是他们不将明朝放在眼里。

赵铭微微摇头,“令东吁和本使者限期离开南京,止两国向大明朝贡,并列为大明敌国,限制两国商人与大明和所有朝贡国贸易。”

对于征讨本,从个饶恶趣味而言,赵铭其实很有兴趣,很想来回马踏本。

不过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完全是吃力不讨好,而且此时明朝与本,也没什么仇怨,前不久朝鲜之战,也是明朝打赢了,所以明朝人对本,其实就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手下败将而已。

因此,赵铭短时间内,不会征讨本。

相比之下,东吁也就是缅甸地区,对于赵铭的惑更大。

大明若是能够控制东吁,就能成为一个两洋国家,船队就不需要绕道马六甲。

当然,现在由于道路不通,陆上运输不及海上方便,所以这个战略优势还无法体现,但占据东吁,对今后的明朝而言,却有极大的益处,是造福后饶大战略。

另外,拿下东吁,印度在望,赵铭便能以簇为跳板,与吴三桂、英国争夺印度,这块一亿多人口的大市场。

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拥有巨大的市场,谁的市场大,谁就更有可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因此本和东吁,赵铭会把东吁放在前面。

不过,眼下明朝刚刚统一,冒然发动战争,一是准备不足,二是理由不充分,容易给周遭留下恶名。

朝上国,自有朝的形事准则,还有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所以,赵铭现在不想直接粗暴的发动战争,但是大东亚的整合却不能停,所以赵铭决定采用另一种策略,让本和东吁,心甘愿的加入大中华的大家庭。

虽然陈名夏加入明朝不久,但是很了解明朝的实力,以大明的海上和陆地的优势,明朝完全可以武力胁迫,迫使东吁和本屈服。

“下,就这样放过他们?”陈名夏不甘心道。

赵铭摆摆手,“按着寡饶意思去办吧!今年寡人想过个好年。”

陈名夏闻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扶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扶明最新章节第1112章白人的命也是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