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担任摄政,迅速清理了南京朝廷,稳住了隆武残余势力,大明朝廷逐步稳定。

为了尽快转移,“灵谷寺之变”的影响,不让朝野有闲工夫深究。

赵铭遂即一面下旨安民,恢复生产,一面编练大军,准备兴兵,驱逐江北的清军。

任何时候,民族主义都是凝聚人心,转移矛盾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虽说,这种手段,往往有很大后遗症,但赵铭现在需要他。

从六月政变结束开始,赵铭就在让人宣传清军在江北的恶行,到八月赵铭提出要驱除江北清军,立时就得到朝野响应,将各人的注意力转移。

虽说,赵铭清洗了大量建武朝的官员,但是更多的人,却被赵铭继续任用,而且他还收编了数万江北军。

这些人许多家眷,还有产业都在江北,在赵铭提出驱逐江北清军后,他们的注意力,立刻就从朱以海被废,同僚和长官被流放,转移到了对东清开战上来。

赵铭遂即以开战为名义,进一步提拔国社党成员,让社员掌握了南京朝廷,各个部门的要职。

只两个月的时间,南京朝廷便彻底控制在赵铭手中,而赵铭也开始着手,增强南京朝廷的实力。

南京,西郊,大胜关。

一艘官船,停靠在岸边,放下船板,下来三名穿着绯袍的官员,十余名随从。

三人站在码头上,只见边上桅杆如林,停泊了上百艘货船。

这时,一队骑兵疾驰到了码头,为首一将翻身下马,疾步上前,对三人行礼道:“末将王双,奉摄政之令,前来迎接三位阁部!”

来人正是奉召令,前来南京的堵胤锡、姜曰广、还有李定国的军师,前云南副使,分巡金沧道杨畏知。

面对如今军阀割据的现状,以及天下三分的局面。

摆在赵铭面前的道路,便有两条,一条乃是,先解决内部军阀割据的问题,完全统一内部,然后北伐,消灭东清,灭亡周国。

另一条道路是,暂时接受国内割据的现状,以抗击外敌的名义,集合各镇之力,于南京朝廷的旗号之下,先击败东清和周国,统一天下,然后进行削藩。

届时,以一统天下之威,足以用相对平和的手段,来完成削藩之举。

此前,隆武朝廷采用的,便是第一条策略,欲图先削藩,而赵铭现在推行的是第二条策略。

这样的选择,乃是因为面对的情况,有所区别,隆武时藩镇实力太强,且抗清的主力就是藩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扶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扶明最新章节第1112章白人的命也是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