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铮转回店里,杨芝儿与月盈又关了门。将周逢春捎来的包袱放在桌上打开,见里面是文房四宝并几本书,还有一封书信。杨铮打开信略扫一眼,交给月盈道:“你念来听听。”

月盈接过念了起来。信是由周逢春写的,多述家中之事,言道杨兰儿母子俱好,杨芝儿听得不住点头。又说因杨铮有志读书,给他送来文房四宝,并几本蒙学之书及三本字帖,均是杨兰儿之意。未了提及杨铮所托之事已经办妥,让他无须挂怀,这自是指月盈之事。月盈对此心知肚明,也就没有念。

杨铮翻看那几本书,蒙学之书乃是三、百、千。虽然《三字经》、《千字文》他已经学完,《百家姓》也背了不少,留着看看也是无妨,大概周逢春并未想到他会学得这样快。三本字帖,均是颜真卿所书碑拓的翻刻本,这倒是极有用的。

三人说了会闲话,胡喜子带着伙计赶了两头猪回来,关入后院的圈中。

杨铮见那两头猪并不特别肥大,一头大概也就是两百多斤的样子,和杨家坪村人所养的无甚差别。问道:“姐夫,秦州这里有养猪的大户吗?”

胡喜子道:“没什么大户,都是四乡村人养的。”

杨铮点了点头。猪粪能肥田,可让作物增产不少。一般村人养猪,少则一两头,多则四五头,完全不成气候。那么一点粪肥,连养猪之人自家用都不够。

又过了些时候,古成冶登门来请,言道诸部件已经制作齐备。杨铮便和胡喜子一同又去了古记铁铺。

古常勇已在前堂相候,见二人到来,将他们请到后院,说道:“东西都做好了,小兄弟你看看是否合用。”

杨铮先逐个看了各大小部件,再将其拼装起来,安上木柄。这些纯手工打制的铁器,看着已是相当精细,由衷赞道:“当真是好手艺!”

古常勇笑道:“手艺好不好,还得看能不能用。”他对自家的手艺还是相当自负的,但这压井却是个新鲜物件,又关系甚大,此时也不禁有七分期待,三分忐忑。

这院中便有一口井,水面在六七尺之下。古成冶已按杨铮的交待,将一根丈许长的竹竿中间打通,用作上水管通入井中。这竹竿稍粗的那一头,恰能让压井下方那一小段铁管嵌入,再用泥浆于接口处封上一层,外面缠上粗布,以保证密封。又另制了一个木架放在井口,用来支撑固定压井。

待安装完毕,杨铮向压井上面的开口倒进了一些水,然后上下提压木柄。压井中的内筒是倒扣着的,其外壁与外筒的内壁并未完全严丝合缝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万历外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剑道尘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剑道尘心并收藏万历外史最新章节第93章 冬雪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