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在所占之地推行剃发令,汉民留头不留发,这让南明军队面对剃发之人时,态度变的复杂。P%C%P小説网

起初不少被清朝逼迫剃头的军民,也遭到了南明官军的诛杀,使得百姓不剃发被清廷杀,剃发了又被明军杀,根本无法生存。

彼时隆武皇帝听闻此讯,大哭曰:“朕无能,陷子民于胡尘,使百姓几无活路,今诏谕各镇,行兵所至,不可妄杀,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也。”

史载,给事中张家玉监兵入援赣南,“时清兵所至令民剃发,不从者斩,而明军遇无发者亦辄杀不问。难民因是多输牛酒,为间导;明军咫尺不得虚实,饷、导俱绝。皇帝命至,家玉设小牌,免死,给与难民,欢呼来归者千百人。”

南明采取“有发为顺民,无法为难民”的策略,与清廷“留发不留头”行成鲜明的对照,显然是更得人心,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

王彦对此并无意义,但在对于绿营,他却觉得因该采取严厉的手段,应该与普通百姓分别开来。

中原王朝,多讲仁义,所以李闯、张献忠数降朝廷,而朝廷却不杀,因为朝廷觉得流寇也是大明的子民,既要剿也要抚,但李自成之弟李孜,大将田见秀、张鼎、****、吴汝义战败后,领五千顺军投降满清,却立马被清廷统统杀光。

潞王、周王、惠王、崇王等十一位亲藩,投降清廷,是为了活命,但一到北京,也立马被清廷斩尽杀绝。

他们知道自己会死,还会投清吗?显然不会,他们之所以投清,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清廷与中原汉家王朝的不同,汉家王朝博大,讲信义,但满清却根本不讲着一套,招你时可以说的天花乱坠,杀你时也可以随便安插一个罪名,根本没有信誉可言。

天下板荡,人心思定,光靠仁政没有用,在乱世之中,凶狠残暴的手段,往往却更能震慑人心。

王彦认为对待自己人要宽厚仁慈,但对待清廷占领下的地区,却要视情况而定,眼前的六千绿营,如果王彦将他们放归,他们或许会感谢王彦的恩德,但当清兵再次胁迫之时,他们必然还是会拿起刀枪同明军战斗。

因为这天下间能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者,毕竟只是少数,多数之人都是将自身生死看得比道义要重,所以除了恩德,王彦还要让他们知道为清廷效命的恐怖后果。

岳州城外堆起的尸山,就是给城内绿营的一个警告,而六千剪辫之后的绿营,王彦则豪不手软的敦促他们打造攻城的器械,稍有怠慢,立马军棍伺候。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东方列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东方列强最新章节第1415章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