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卫所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但与府兵制又有很大不同。

两者都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但卫所制是死籍,一旦入籍,非绝丁绝户不能除籍,而府兵制则由折冲府选拔,它开始于南北朝,源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特权,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才被募充作府兵。

卫所制以在籍之民养兵,民负担沉重,且只有正丁免杂役,民多不愿入籍,而府兵制,士卒只需自备参战武器和马匹,一丁被选全家免赋,民多以此为傲。

两者相较,府兵制创建了隋唐,而卫所制却没有守住大明的江山,当然这与唐时尚武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府兵制的好处也摆在那里。

府兵制既然如此辉煌,为何又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呢?为何府兵制又会在唐朝达到鼎盛的天宝年间被废除呢?

府兵制起源于南北朝,中华正统崩坏,衣冠南渡,北方版图碎了一地,先后出现十六个国家。

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版图小,府兵作战,不用离乡太远,而一但守土,又因为保卫的是家乡安宁,所以人人争先,这是府兵制兴起的原因,而盛唐之时,版图何其之大,边疆之地离中原何其之远,而古时出行千里,便不知道人还能不能回来,几乎就是生离死别,府兵们的战斗意志也自然低下。

唐玄宗天宝年间,屡屡对边疆进行征伐,时诗圣杜工部于天宝年间所作中有,“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老者出征的时候年纪小,是里正帮他裹头,十五岁驻防河西,四十岁了还在西面边疆屯田,等归来的时候,头发都已经花白。

这除了因为战争频繁,也因为盛唐时版图太大,从关东汉地,到河西走廊,甚至天山之外,岂止千里,府兵制已经完全不能应对,这与秦国实行秦法,小而强,而秦朝实行秦法就立马成了暴政有异曲同工之。

秦国征发劳役,关中到长城,劳役两三月便能回,秦朝征发劳役,从楚地到渔阳,几乎就是有去无回,所以系统扩大之后,原本好的制度,可能就会变成一项坏制度。

府兵制在盛唐被废除,说明他并不适合盛唐,但在其被废除不久,便爆发了安史之乱,而后就是漫长的藩镇割据,又实在值得让人深思。

黎遂球听了李邦彦之言,眼睛突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东方列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东方列强最新章节第1415章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