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蓟州战败,退回北京后,并未留守北京,而是迅速西撤。

这一是因为大顺军占据北京后,所作所为并不得人心,固守怕会成为瓮中之鳖。

二是因为大顺军的流寇习性,打不过就跑,这是他们的习惯。

三是,李自成心中,并没有对天下的责任感,并没有意识到胡虏入关,窃据中原,对天下的危害。

有这三点理由,李自成心中便可以没有一点自责的向西逃窜。

在李自成撤走之后,清军在蓟州与吴三桂合兵,经过极为短暂的商议,吴三桂被封为燕王,满汉大军近二十万,遂即向北京进军。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变化,原来吴三桂只是个平西王,但这次却被封为一字王,地位还超过做狗多年的三顺王。

有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没有发生一片石之战,吴三桂并未与李自成杀得两败俱伤,反而是多尔衮同李自成干了一场,让清兵有所死伤。

另外,吴三桂的关宁军,同三顺王不同,三顺王的人马已经被八旗制度消化,丧失了独立性,而吴三桂的关宁军,却保留着独立性,同清军之间,若即若离。

正是因为有这些变化存在,使得多尔衮不得不下大本钱,来招揽吴三桂。

这也是清廷惯用的一种手段,先用高官厚禄,将人吸引过来,等到大局以定之后,再翻脸不认人,随便找借口杀掉,可以说相当的狡猾。

招降郑芝龙是如此,招降孙可望也是如此。

郑芝龙不用多说,被清廷的谎言骗得丢了几十年的积累不说,还连累隆武皇帝,自己也被清廷弄死。

孙可望降清被封为义王,清廷派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顺治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赐宴就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一万二千两,另外赐给府第、解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成了清廷红极一时的人物,可等孙可望将西南军情虚实出卖之后,西南抗清武装逐渐失利,孙可望便也兔死狗烹,别说什么义王,最后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清廷这两副面孔,许多人都只看见伪善的一面,不晓得他们是个没信誉的流氓强盗政权,明末清初,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骗。

这次吴三桂获得的爵位,比原来要大得多,主要则是因为他有五万雄兵在手,几乎占了清军兵力的四分之一。

如果能得到关宁军相助,坐了天下,一字王算个什么呢?

为了将吴三桂绑在满清的战车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南明大丈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南明大丈夫最新章节第1105章 人物结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