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

蒙古兵出现在长城一线,可姜有光的主要人马却集中于宣化附近,随时可能被包抄后路,这让他的内心十分敏感,听到有情报禀报,他心中就是一跳,担心是不好的消息。

一名亲兵挑帐进来,单膝跪下道:“将军,城中有人射出一封密信,被巡哨的弟兄拾到送了过来,还请将军过目!”

说着亲兵便拿出半截箭头上卷着的一封信件,呈给姜有光,后者忙接过来,将信取下,半截箭头丢在一边。

他展开信,情不自禁的边走边看,脸上的神情,由疑惑变成兴奋之色。

“好!”姜有光看完信,立时大喜,他一手将信纸攥成一团,振臂而呼,“快,擂鼓聚将,召集各部义首,到本将帐中商议攻城大计!”

亲兵闻令,忙抱拳领命,不多时,三通鼓响,受到姜有光节制的一众将领和义军头目,便齐聚中军大帐内。

前来助战的义军中,不少人都是来自长城沿线的堡垒,蒙古人出现在长城外面,除了姜有光收到消息之外,这些义军也收到了风声。

他们担心蒙古人袭击自家的堡垒,所以已经有些军心浮动,不少人甚至想拔营回堡。

正是因为这一点,姜有光才那么焦虑,他担心这些义军一走,他便也只能退回大同,到时候,钱粮不足,无法号召义军,他将很难对抗满清的反扑。

姜家真正能掌控的嫡系兵马,撑死也就五万多人,要想与满清相抗,还是得让诸路义军捧场。

如此,打下宣化对于北路军来说,意义就非常重大,不仅可以得到钱粮,而且带着义军打这么一场胜仗,也能获得足够的威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清盟主。

姜襄原本的计划是三路齐出,趁着满清没反应过来,将河北也搅乱,迅速扩大反清的影响,可现在看来,清军已经稳住了阵脚。

从实力对比上来说,姜襄反清的主力毕竟只有大同一镇,剩下全靠义军捧场,军队在战力对比上,肯定与满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现在搅乱河北似乎没有实现,清军的援军已经赶来,那山西反清势力,必然变攻为守,等候南面明朝的接应。

其它两路不好说,至少晋北因为蒙古人南下,姜有光肯定要转入防守,整顿义军人马。

宣大之地,正好被两条长城包裹起来,姜有光想要防守,最好就是拿下宣化,然后以长城为防线,将宣大地区保护起来。

看见众多将校已经到齐,姜有光便直接说道:“蒙古人南下的消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崇祯十七年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新书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