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在数百白甲的护卫下,见情势不对,立时转身下城。

陆士逵一身铁甲,脸上还带着鬼面,只有一双眼睛留在外面,他见多铎被人护着下城,挥动铁枪,将身前的清兵拍飞,他身上一套鳞甲,活动还算灵活,但他身后士卒的铁甲加上大刀就笨拙了许多。

等他们杀到甬道,多铎已经到了城下,而他们则被一队长枪手堵在了城墙上。

铁人军下城不便,但他们在城上却所向披靡,十几人列成对形,往两侧推进,大刀挥砍之下,连人带刀都给清兵斩成两段,场面极为血腥,城上清军立时胆寒,一个个踉跄后退,不敢上前,铁人军瞬间就给登城的部队,腾出了大段空间。

随着明军主力通过浮桥,从明军占据的城墙上攀爬上来,越来越多的士卒冲上城头,守城的清军见大势以去,能逃的立时逃下城去,被明军分割在城墙上,无法逃脱的,也纷纷惊惶的放下兵器,跪地请降。

城墙上,大批明军铳手,拥到城墙内侧,无需军官吩咐,便自发列成三队,一队向城墙下面密集的清军弓手放完一排火铳,立刻后退装弹,令一队立刻上前轮射。

“砰砰砰”的铳声在城墙上响成一片,硝烟顿时形成一条长长的烟带,模糊了阵线,下面的清军弓手和砲手,成片筛糠一般的倒地,明军只放三轮排铳,下面的清军便一哄而散。

善用火器训练得当的戚家军,能几乎百战百胜,甚至创造过敌我双方战损二百比一的比例,明军火器装备最多时,达到军队的半数以上,说明火器用的好,确实远胜于弓箭。

清军弓手一是射程不及明军火铳,二是射箭要发力,一般连射十箭,手臂早就酸了,比不上火器省力,最后,威力方面,弓箭也比不上火器。

明军在军械制造上,结合秦人筑造器械的规矩,严控火铳质量,然后又规范了发射,火药事先便定量装入药瓶中,防止了多放炸膛,少放威力不足,火铳的战力立时就体现出来。

三轮排铳过后,城下的近万清军弓手和砲手,纷纷逃散。

这时,扬州街道上,到处都是红顶斗笠的溃兵,满将喀喀木领着一队人马边分开乱兵,边急声大喊:“稳住,不要乱,都随着本将去支援豫王爷!”

乱兵听了呼喊,却根本不予理会,纷纷仓惶的从这支还成建制的清兵身旁绕过去,根本不理会喀喀木的命令。

喀喀木见此,顿时愤怒起来,一把揪住一员从他身边跑过去的绿营兵,“跑什么跑,西城什么情况,王爷呢?”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崇祯十七年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新书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