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胜利的凯歌,还有近三百颗倭寇首级,晏世轮一行开往漳州。从台湾北部到漳州,其实是绕了一个弯的,暂时还不想在“廿芝”内部触碰别人的利益,不得不如此。乘着如此大胜之威,全体平野军士气鼓胀,汪才枫此时却不冷不热的说了句,“晏大人威武,然此战如何留名青史?大人之战船犀利,战术独特,可有威风的船号与之相配?”

这一番话说立马惊醒了沉醉在胜利中的众人,费绍航、符星群立即俯首下拜,“大人,吾等不应沉醉一时之欢喜,待打扫战场完毕,立即召急各管带,探讨、总结此次海战得失”

晏世轮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对着他们点了点头,道“新式战船出海,一战而平倭寇,就叫‘平倭战船’好了”,此船名平倭,待宁凤晨推崇备至的五桅杆帆船出世后,定将其命名为“荡奴”,以此来体现自己抵御外辱的决心。众人听了轰然叫好。自此横行太平洋的基隆水师的第一代战船终于被命名。晏世轮没有说的是,帆式战船的核心就是帆,最早的帆船只有一个三角帆,现世只存在于竞技体育运动里。学会使用三角帆、纵帆和舵以后,水手就能更加放手地利用风力而减少划桨的数量,这就导致桅与帆数目的增加,尤其是风帆数目的增加,因为使用多个比较小的帆,比使用单个大帆操作起来容易。由此就引伸出了第四根桅杆,也挂三角帆。还在文案阶段的“荡奴”五桅杆战船,其在船头,还有向前伸出的一根斜桅,上面挂一张小帆,并在主帆和前帆之上各加一面顶帆。这样就既能充分利用风力,有速度,又比较灵活,便于操纵,可以在各种风向条件下行驶。虽然船体长了数十米,但是灵活性更要强于现有的三桅杆“平倭”战船。唯一的遗憾就是,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做出配装战船的包甲。

此时平野军的最高长官晏世轮,也有了自己的正式身份,和平野军一同,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朝廷的告身是半月前到达的,此刻就揣在晏世轮怀中。这份告身是通过晏世轮托郑芝龙的关系,在漳州海防同知王应乾的上下运作下,才得到的,当时还有不小的波折,但是在晏世轮看来,这个告身的唯一作用就是,可以允许自己带兵明目张胆的走在大路上,而不被视为倭寇被灭。此时东南沿海最猖獗的海盗实际是福建的漳、泉海盗,而陆地上的一些武装抢劫团伙,也因为“倭寇”的出现而被笼统地归为“倭寇”,甚至包括葡萄牙人也一样被当地官府称为“倭寇”。

尤其是现在处于风口浪尖的海商们,如郑芝龙、李旦,而海商们之所以会被视为寇,很大原因是他们在贸易时使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海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闵予小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闵予小子并收藏大明海商最新章节第七十四章 碧海浪涛 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