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基在家里守制,也轻松不了。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每一天,大弟子郑庆光都会来向他汇报枪炮厂的扩建情况。儿子裴俊超,大白天在诸葛锦华的监督和教导下,学习枪炮知识,晚上回到家就跟着他学习文化。令裴元基高兴的是,前几年在儿子身上付出的努力见到了实效,儿子学起枪炮火药来,比自己当年在德意志快多了。有时候,诸葛锦华生怕郑庆光和裴俊超无法把枪炮厂的事情说透彻,还亲自到他家里来,专门谈一些枪炮厂的问题。

“其实,你没有必要这样做。”每一次诸葛锦华到府上来,裴元基都说:“枪炮厂有你,我一百二十个放心。”

“我也不仅仅只是想让你随时掌握和了解枪炮厂扩建的进展,也想听到你的意见。”诸葛锦华笑道:“除非你说你不愿意继续为枪炮厂的事情操心了,否则,我还是继续那样做下去。”

裴元基苦笑道:“我当然愿意帮你出出主意,可是,我不是一直没有想出好主意吗?”

“我就知道,你任何时候都闲不住。”诸葛锦华笑道:“告诉我,你都想了些什么?也许,我能够刺激你的思想。”

“还记得当年我们想跟江南制造总局联合的事情吗?”

“怎么不记得?可是,并没有得到江南制造总局的回应嘛。难道你觉得现在联合的时机来临了吗?”

“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跟江南制造总局走到一块去。你对枪炮厂实施的扩建计划,可以弥补我们无法跟江南制造总局联合的缺憾,但是,要想让我们一家枪炮厂具备跟江南制造总局联合在一起的生产能力,似乎还应该走一走其他的路子。”

“什么路子?”

“也许,在钢铁和机械制造以及火药的生产方面,我们可以动一动脑筋。只要我们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一支步枪一门山炮发挥出数十支步枪数十门山炮的作用,那个影响就太大了。”

“是呀,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只是,纵观整个大清王朝的疆域,钢铁生产和机械制造起步晚,发展慢,很难有所突破。173就是张大人一手兴建起来的汉阳铁厂,不是也不能给我们的兵工厂提供合适的原材料吗?而在火药方面,江南制造总局发明的无烟火药,性能远远超过了黑色火药,不仅成为我大清王朝火药界的翘楚,而且也能跟有数的几个西方强国媲美。我们站在江南制造总局的肩膀上,在火药方面做点文章,应该很容易见效。”

“我们想到一块去了。”裴元基热烈地鼓掌道。

“既然如此,不如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阳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张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隼并收藏汉阳造最新章节第八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