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裴应儒心里五味杂陈,苦不堪言。173他曾经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举首望着天空,询问老天为什么眼睁睁地看到大清王朝遭受如此巨大的灾祸而不伸手相救,询问老天为什么不让大清王朝拥有跟番邦怪物一样威力无比的枪炮,询问老天为什么大清王朝的军队没有番邦杂种那样威力无比的枪炮就只能听凭番邦杂种的屠戮,询问老天为什么大清王朝的军队,哦,那不是大清王朝的军队,是曾国藩的湘军,在杀起太平天国那些同民族的长毛来下得了狠手,却见了番邦杂种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和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怪物一道,携起手来把长毛斩尽杀绝。

结果,老天不会回答他,他自己也探究不出原委,只能忍受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更加深重的负担。

就在英法联军第二次打进大清王朝的大门时,他的大儿子裴元基出生了。

因为父亲和自己连续在考场上搏斗了数十年而得不到金榜题名的机会,裴应儒并没有像父亲一样,让儿子延续自己的理想。当然,他开设了私塾,也不希望儿子目不识丁,说诗书传家也好,说希望儿子终归能踏出一条光宗耀祖的道路来也好,从小教给了儿子诗书。

裴元基也许承继了父亲的衣钵,从小就聪明伶俐,读什么书都能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不仅中了秀才,而且比父亲裴应儒更进了一层,还中了举人。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裴应儒大喜过望,觉得父亲和自己一生的梦想就要在儿子身上实现了,为了不再使美梦破灭,更加严厉地鞭策儿子。裴元基也就在父亲的鞭策下,一直为走进金碧辉煌的皇宫参加廷试而头悬梁锥刺股。

张之洞听说了裴元基的名声,在其十四五岁的光景,特意前来看望他,几番交谈之后,跟乃父裴应儒进行了一场严肃的对话。

“裴先生,令郎聪明伶俐,极具发展潜力。如果裴先生不反对,就由张某负责把他培养成人,如何?”

“感谢学台大人的提携。不过,裴某开设了私塾,自信能够教导儿子成才。”

“裴先生学富五车,令郎在裴先生的教导下,一定能够金榜题名。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可是,裴先生,天下并不仅仅只有科举考试一条出路。”

“难道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有!裴先生请想一想,为什么西方列强能够凭着不多的人马,肆意凌辱我泱泱大清江山?他们手里掌握的有先进的枪炮,是不是?枪炮怎么来的?当然不是科举考试选取的人才制造的,而是掌握了制造技术的人造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阳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张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隼并收藏汉阳造最新章节第八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