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锦华一样风度翩翩,一样为人谦和,一样举止儒雅。173他没有裴元基那么高,身材也没有裴元基那么挺拔,目光更没有裴元基那么深邃。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跟裴元基一样善于思考。

在诸葛锦华只有十一二岁的时候,如果不是碰上了张之洞,他的生活会是怎样一种局面,谁也不知道。恰恰是碰上了张之洞,才使他获得了跟裴元基一道去德意志帝国留学的机会,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对张之洞一样感恩戴德,哪怕他在枪炮火药的造诣方面跟裴元基不相上下,也甘愿听从总督大人的安排,替裴元基打打下手。

“诸葛大人不要谦虚。 一个官员的声音还没有落地,另一个官员就抢着植入了话头:“诸葛大人,下官虽说对枪械不甚了了,却也懂得要想让枪械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就一定要方便使用的道理,听裴大人说这种枪的时候,我真有点犯迷糊,它做得到吗?

“那就只有请大人睁大眼睛,仔细看一看总督大人怎样打出第一枪了。 诸葛锦华笑道。

“哈哈哈! 众位大人爆发了一阵会心的大笑。

的确,按照预定计划,午时三刻总督张之洞大人就要走向那张桌子,亲自装填第一粒子弹,亲自打响第一枪。

规定的时刻很快就要来临,众人大人热烈地说笑着,热切地期盼着,不时还会像簇拥在平台四周的平头百姓一样,拿眼光朝桌上那支步枪望去,幻想着它横空出世打出第一枪的威势。

目标定在百米开外的江面上。几条小船,一字排开,泊在那儿。每一条小船上,都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五彩斑斓的花瓶,隐隐约约可以看得见顶端各露出一段线头。

平台四周,布满了手持长枪的兵勇。

有一个长相酷似裴元基的士兵,一双眼睛不停地盯在那支枪身上,嘴角几乎要流出涎水。他正是裴元基的弟弟裴元杰。

裴元杰本来已经博得了功名,只可惜油嘴滑舌,风流成性,兴致所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被革除了功名。173为了磨一磨他的性子,裴元基把他送到军营,当了一名兵士。

眼睛盯在枪上的时间一长,裴元杰竟然看到它凭空长了一双翅膀,试图飞进自己的怀抱。他喜出望外,赶紧伸手去接。恰在这时,悠扬的唢呐声响了起来。他吓了一跳,身子把持不住,差一点摔倒在地。

打响湖北枪炮厂制造出来的第一支步枪的时辰已到!

伴随着唢呐悠扬的奏鸣声,张之洞在裴元基和诸葛锦华的搀扶下,起了身,缓缓走向桌子。其他的各位大人也都站直了身子,眼睛随着张之洞的移动而移动,谁也没有留意到裴元杰的狼狈相。裴元基却正好看到了弟弟丢人现眼的那一幕,心里不由微微升起一团怒火,从眼睛里射出一把匕首,直刺弟弟的心房,似乎这样就可以让弟弟保持应有的礼仪和姿态。

裴元杰丝毫也不顾及哥哥的目光,竟然颤抖地恳求道:“总督大人,能不能让我打第一枪。

♟张隼提醒:《汉阳造》最新章节第八章 (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笔▴趣阁更新,记住域名zaijiagongzuo◯com♟(请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元杰,不许胡闹! 裴元基更是一团怒火不住地朝脑门上冲,却当了如此众多大小官员的面,又不敢发作,只有压低声音,冷冷地呵斥道。

裴元杰放浪形骸,为一般的正人君子所不耻,却张之洞并不这样看。他已经从一个江湖卖艺人手里把诸葛锦华解救出来,并且还把他送到了德意志帝国,让他成为裴元基的得力助手,就不怕再扶一个裴元杰。那一天,张之洞在跟裴元基谈论枪炮厂的建设之余,忽然心血来潮,跟裴元基聊起了家常,得知裴元基有一个小他十五岁的弟弟裴元杰,生性顽劣,常做别人想都想不到的荒唐事,就让裴元基把裴元杰带到了他的跟前。他只简单地跟裴元杰谈了几句,就慧眼识珠,知道如果善加引导,裴元杰也是一个可堪造就的有用之才,毫不犹豫地把他吸收到了自己的亲兵营,当了一个兵勇。

本来,在确定第一个打枪的人选时,张之洞觉得,裴元基和诸葛锦华是枪炮厂的实际建造者和管理者,枪炮厂的运作,枪炮的出厂,都是他们两个在打理,由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去打响第一枪,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和激励,也是对枪炮厂的肯定和激励。可是,两个年轻人都认为没有总督大人,就没有湖北枪炮厂,更没有今天出产的第一支枪。这个富有历史意义的新篇章,毫无疑问,应该由总督大人来书写。

当然,张之洞还考虑过欧阳锦华这位名头响遍武汉三镇的餐饮业巨头。

去年,枪炮厂刚刚建成,还没有来得及投入生产,一把突如其来的大火,就把新建的厂房连同制造设备化为灰烬。

眼看一腔心血付诸东流,张之洞心里又痛又急,恨不得眨巴几下眼睛,一座巍峨的厂房就重新傲立在自己面前。可是,他不是神仙,得重新向朝廷伸手要银子,得重新谋求商界的支持,才能把它恢复起来。

朝廷接连受到西方列强的侵入,割地赔银几乎抽干了全部的血脉,太平天国连续十几年的攻击使这种情势雪上加霜,再也没有银子往他这个枪炮厂送了,更为严重的是,许许多多大臣趁机发难,向朝廷历数不应再建枪炮厂的理由。寻求朝廷支持的努力失效了,他几乎陷入绝境。

这时,欧阳锦华挺身而出,卖掉了他的全部家当,把银子送到了裴元基的手里。当裴元基把银票交给张之洞,并说明了它的来源时,张之洞激动得老泪纵横,仰天大叫:“民心可期,苍天不灭炎黄!

“可是,仅有欧阳先生的银票,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我们眼下遇到的难题。 裴元基心里虽说也很激动,却仍然保持应有的理智,说道。

“你不要把它仅仅看成是欧阳先生送来的银票,应该看到,它其实就是民心,就是民意。只要稍加运用,我们重建枪炮厂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张之洞摇了一下手,充满激情地说道。

经过张之洞一包装,一宣扬,欧阳锦亮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武汉三镇。这一下,果然点燃了武汉三镇工商业界的激情和普通百姓心中的希望,筑好篱笆防恶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硬是让已经烧为灰烬的湖北枪炮厂从绝境当中看到了重新耸立在世人面前的曙光。趁此机会,张之洞再一次向朝廷上书历陈武汉三镇民众支持重建枪炮厂的热情,感染了朝廷,使得朝廷东挪西凑,下拨了一笔不菲的款项,终于凑成了重建枪炮厂的资金。枪炮厂的重建便从隐隐露出的曙光,一跃而成为了现实。

现在,枪炮厂的重建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不过,为了早一点制造出第一条枪,以便上使朝廷放心,下能安慰民众,裴元基诸葛锦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试制枪械了。于是,第一条枪得以在枪炮厂仍未竣工之前便横空出世。

第一条枪横空出世固然是许许多多因素促成的,却令张之洞更为感动的是欧阳锦亮如此辽阔的商人情怀。在裴元基诸葛锦华相继婉拒了打响枪炮厂生产的第一枪的要求时,张之洞很希望把打响第一枪的重任交到欧阳锦亮身上,欧阳锦亮一样婉拒了张之洞大人的好意。欧阳锦亮自以为他只不过是不愿意看到西方列强继续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就做了一个炎黄子孙该做的事情,要是没有总督大人用铁的手腕和气魄,让枪炮厂在汉阳落子生根,哪能有第一支属于汉阳制造出来的枪支横空出世?

众望所归,张之洞在裴元基和诸葛锦华的陪同下,随了唢呐吹出的悠扬曲调,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向那把凝聚了无数有志之士心血的枪。他要用那把枪射出一段全新的历史,他要用那把枪射出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离枪越近,他越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他没有理由不对那把枪自信。那是他在裴元基和诸葛锦华的鼎立襄助下,引进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德意志帝国88式毛瑟步枪。就是凭借这种枪,统一在普鲁士旗帜之下的德意志帝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横扫了一切觊觎它的对手,奠定了一个新兴强国在世界上崇高的地位。

“大清军队换上这种枪支之日,就是列强再也不可能在大清疆土上任意横行之时! 他心里时刻这么憧憬着。

张之洞很快就要握到那把枪了,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下,竟有人提出要打第一枪。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枪炮厂总办的亲弟弟,是枪炮厂会办的小舅子,是亲兵营的普通士兵。在他的身上,不仅流淌着枪炮厂的血脉,也代表了士兵才是枪炮的操作者。再先进的枪炮,都不是让人凭吊的供品,而是用来打仗的利器。要打仗,就要由兵士去操作。因而,由裴元杰去打响第一枪,才体现了汉阳造第一枪的真正意义。张之洞为瞬间就找了最合适的人选而欢欣鼓舞,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汉阳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张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隼并收藏汉阳造最新章节第八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