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军的多路围攻之下,晋军的败亡之势已经是不可挽回,文鸯和祁宏合力向东突围,一场血战,总算是捡了一命回来,这时,武茂也率一队人马杀了出来,衣甲残破,狼狈不堪。

文鸯检点人马,只剩下了万余人的残兵败将,此次来平阳文鸯可是带来了五万精兵,没想到高梁邑一战,竟然折了十之七八,损失之惨重,令人痛心疾首。

回望高梁邑,文鸯心里一片茫然,当初豪取上党进逼平阳之时,文鸯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意气纷发,他信心百倍地发誓要拿下并州,成就不世之功。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平阳一役,文鸯的军队遭到了重创,几乎是全军覆没,所有的希望在这一刻泯灭,让文鸯是心如死灰,生无可恋。

十余年的沉沦,让曾经那颗激情澎湃的心脏渐渐地冰冷了下去,壮志难酬,才华泯灭,文鸯默默地在洛阳的陋巷之中等待着属于他的机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许就连文鸯都不相信他还有机会能东山再起,重掌兵权。

是羊祜给了他一个机会,在羊祜的力荐和坚持之下,司马炎终于同意让文鸯带兵出征,但这无疑让朝内的大臣们有所非议,认为文鸯未必能担当了这种大任。

文鸯是在一片质疑声中,顶着压力就任的冀州刺史,除了羊祜,几乎没有人看好他。文鸯则是暗暗地憋着一口气,他要用战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是文鸯出人头地的机会,是继续地在洛阳陋巷之中沉沦下去,还是封侯拜将,光宗耀祖,完全取决于这一次的战绩了,只有拿得出令人信服的出色战绩来,文鸯才有可能立足于朝堂之上,成为肱股之臣。

在与匈奴人的作战中,文鸯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虽然没有辉煌的战绩,但凭借着一己之力,生生地抗住了匈奴人的进攻,保住了冀州的半壁河山,也算是功劳非浅。

与蜀国开战以来,形势却变得不太乐观起来,安国之战的惨败,让文鸯以及整个晋军高层都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安国之战的失败应该由司马骏来负主要责任,但文鸯的救援不利,被马隆先拨了头筹,使得文鸯在晋军中的地位刻意地受到了司马骏的打压,一度让文鸯的心情郁闷至极。

此次进攻平阳,本来是文鸯证明自己能力的绝佳良机,没有司马骏在一旁掣肘,文鸯心情舒畅,正想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之时,却不幸地遇上了人宿命之中的敌人——刘胤。

正是刘胤,彻底地粉碎了文鸯的梦想,他所有的希望,在这高梁邑一战之中,化为了泡影,而且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后的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风之清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之清扬并收藏最后的三国最新章节外一篇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