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到冀州大平原,刘渊的心情便豁然地开朗了许多。

从晋阳撤离之后,刘渊的情绪低落,心情恶劣到了极点,并州的惨败让他刻骨铭心,丢掉了晋阳,更让刘渊有一种丧家之犬的感觉,毕竟刘渊出生在那儿,晋阳就是他的家,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不过来到了冀州,登临太行之巅,鸟瞰一望无际的冀中大平原,刘渊心中的郁闷便一扫而空了。

并州虽然也不乏平原之地,在汾水的两岸,也是有着大大小小的平川之地,但是并州的平原和冀州的平原比起来,真有小巫见大巫的感觉,冀中平原那种一马平川的浩瀚和磅礴,是并州之地所远远无法企及的。

在并州生活久了,会特别地喜欢那种山明水秀的氛围,并州的山,通常都不是那么的险峻,连绵起伏之间,总会带着几分舒缓,并州的水,也是极是轻柔的,河面不宽,水流不急,总有一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感觉。

依山带水的并州,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封闭的区域,刘渊习惯了在并州的生活,突然之间来到了冀州辽阔的大平原,眼界豁然地开朗,心绪自然也生了明显的变化,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这一刻,刘渊仿佛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失败者,中原逐鹿,舍我其谁?

不过在了解过冀州的局势之后,刘渊也不再乐观了。虽然说以前也时不时地接到刘宣从冀州传回来的奏报,但路途相隔较远,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而冀州的战局错综复杂,往往是一日千里,恐怕还没等到消息传到晋阳,那边的战局又已经是生了变化。

现在冀州的形势完全可以用犬牙交错来形容,匈奴晋蜀三方势力搅在其中,彼此纠缠,相互攻伐,甚至没有一郡之地被一方独占,整个冀州的战局是支离破碎,混乱不堪。

三年前,蜀将罗宪率右军团进入冀州的时候,晋国冀州刺史文鸯和匈奴左贤王刘宣在冀州激战正酣,狼烟遍地。

由于刘宣所统率着十余万的匈奴军,在兵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晋军由于羊祜转战河内,留给文鸯的人马只有三万余人,虽然后来得到过一些补充,但最高也只能维持在五万人马左右,与匈奴人的兵力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的。

兵力上的差距,也就注定了文鸯在冀州战场上只能是采取守势,以应对匈奴人的进攻,不过文鸯的能力,还是远在刘宣之上的,以半数之兵与刘宣周旋,倒也没有落什么下风,双方在总体的局势上面,还是维持着一个五五之局。

不过随着蜀军的到来,这个僵局倒是很快地被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后的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风之清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之清扬并收藏最后的三国最新章节外一篇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