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与刺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官职,李贤做都尉的时候,只负责郡国内的相关军事活动,并不需要劳心劳力的考虑其他,可成为青州刺史之后,李贤要管的事情就多了,从民生、军事到对外政策,样样不可或缺。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若不是有徐庶帮衬,李贤很难理出头绪。

此时,李贤开始明白上位者的痛苦了。

如果不懂得知人善用,凡事都想亲力亲为的话,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历史上,大明朝的崇祯皇帝颇为勤政,而他本人也衣着简朴,多次缩减宫内开支,可他却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多疑。

崇祯在位十七年间,杀两位首辅,更换五十多名内阁成员,处死巡抚十一人,历史上,很多赫赫有名的武臣武将就是被因为崇祯的缘故死于非命。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崇祯能够开明一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后金的努尔哈赤绝难轻易叩关。

李贤最喜欢历史,网络上很多人都对崇祯报有同情之心,他们认为崇祯只是生错了年代,倘若在太平年代,崇祯一定是个好皇帝,对此,李贤不置可否。

明朝的衰落是从天启年间开始了,到了崇祯继位之后,小冰河时代来临,天灾**不断,倘若崇祯能够像刘邦那般,说不定明朝还能苟延残喘几十年,可崇祯没有那么做,最终,大明朝亡于他手。

李贤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若是后金不能入关,历史又会怎样?

崇祯作为一个多疑的反面典型让李贤时刻警醒,而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却也让李贤颇为钦佩。

众所周知,刘邦之所以能够获得天下,这与他手中的一帮文臣武将关系颇大。

有人曾经问刘邦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刘邦得意地说“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若论集结百万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知人善用,相信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又不能很好地任用他,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李贤觉得刘邦说的很有道理,一个人的能力总归是有限的,诸葛亮厉害吧,刘备败走夷陵之后,诸葛亮只用了几年的时间便积蓄兵力、粮秣,北伐司马懿,打的司马懿心惊胆战,可摊上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只能憾死五丈原。

李贤宁愿做刘邦,也不想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更不想成为崇祯皇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秀才会武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才会武术并收藏三国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第784章 新书已发,还是在创世《奋斗在明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