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下课时候,大家都在食堂里吃饭。九个年纪一千多学生的吃饭问题本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但是随云城县学成立都两三百年了,无论教学经验还是管理经验都是有一定层次的,从一百多人发展到几百人然后上千人后稳定下来,随云县学的规模也在扩大着,从荒郊野外的小院落变成一个以学校为核心的小城市,周围村落林立,街区遍布,那都是为县学服务的基层单位。

就某种程度而言,随云县学虽然不在随云城里,但是规模已经接近一个独立的城市了,甚至还有县学独立设置的护卫队,那是县学武校义务人员组成的,也即负债的学生免费为县学打工三年的制度的结果,据说两百年前曾经为捍卫随云城不被契丹攻陷,那一年的武校几乎所有高年级学生都捐躯了,从那以后,随云武校开设了军事班,传授攻城野战布阵指挥等冷兵器时代的作战知识。

至契丹建立大奇,随云城也没学遗老遗少的风格,很多武校学生从军成为大奇的将领,所谓朝代兴衰都是历史必然,知识的传承不会为某个王朝殉葬。就因为这种态度,有一段时间随云城县学被很多志士学者称为耻辱,随云学生被当时的遗老遗少唾弃,一直到很多年后都如此。

光荣和耻辱始终并存,对于随云城县学应该如何评价,始终是一个矛盾,这造成随云县学在全国名声很复杂,赞扬的有,鄙视的有,默然的有。

而随云城毕业的学生几乎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无论文科武科学生,都勇于自荐,很少具备国人谦虚的本色,这让他们比别人多了一份机会,但是也造成随云城学生很功利很喜欢向上爬的印象,和同样名扬天下的吉山县学学生成鲜明的对比,那是含而不露的典范。

吉山县学历史没有随云县学长久,但是作为国人崇仰的风范,它的历史可以说是很长,它其实是国人传统的结晶。

随云城建立于明代末年,在抵抗契丹入侵的时候整整牺牲了一代学生,战争在中原大地绵延了十多年,很多地方的青年将领都是随云城毕业的学生,用所学的战争知识率领民众抵抗侵略,可以说随云县学是将中国传统名将从家传正式变革为学科的奠基者,在近代军事学上有卓越的贡献。

而随云城守城战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坚守一年,还能偶然出击,烧粮战,偷袭战,用间战,火烧,暗杀,在那一年的守城战中,随云县学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在战争之后集思广益编撰了著名的随云战纪要,为随云县学军事班的基础教材之一。

但是随云的耀眼光芒随着随云城在大奇建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恶少穿越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新凤阁龙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凤阁龙楼并收藏恶少穿越记最新章节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