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见官府捉了地方恶霸,高呼道:“听官府发落!”

苏轼让人宣读了告示,将颜家兄弟刺配杭州牢城,罚一儆百,宣告日后乡村城郭人户更不得制此绢作税。众人心服口服;苏轼又当众讲了官府有远谋深虑,欲如何赈济杭州百姓春荒,希望各米粮栈行不要抬物价。还有为防疾疫流行,知府捐献黄金五十两,办安乐坊,收纳贫困病人的事。众人欢呼雀跃。

元祐五年的春荒安然度过了。官府中有人报告朝廷,称本年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可收回前所赐度牒。苏轼闻听,知道有人邀功献媚,便急言不可轻信。因为大局未定,未知已获丰稔。相邻的州府全不计百姓死活,只报喜而不报忧,终于有夏收之时,暴雨不止,太湖冲决大堤,百姓流离失所。苏轼接连上报,请求宽减本路贡米,杭州百姓才安然无恙。许多人提及此,热泪盈眶,自发到寺庙中焚香,祈祷苍天保佑苏知府,也有僧人做场,为他禳灾。苏轼听到这些,心中十分不安,在衙前张榜,请人述说杭州当务之急处。

杭州城马上有儿童在街上唱着歌谣:

子瞻惺惺,

西湖清清;

子瞻嘻嘻,

潮来闸闭。

清明上河·春潮清明上河·春潮苏轼听了,便邀手下人一同四路走访,查看民间疾苦。他说:“吾本杭州人,生在西蜀地。此来杭州若不为百姓谋福利,如何为人?”众志成城,府内外人等不分官吏百姓纷纷献计献策,指出当前最要紧的几件事。苏轼每得一策,即赏人壶酒,以示嘉奖。于是,便有人说杭州城的大人小孩都跟苏子瞻学诗,连树上的雀儿、丛中的蜂蝶都会吟诗,杭州城的鱼虾都会作画——杭州来了苏子瞻后即如诗如画。

苏轼听人讲了这些,连称“愧不敢当”,与人一起着了便装,走进大街小巷。

这一天,他带着几个人来到运河畔,河边泥臭熏得人直作呕。人要走,他阻拦住要看清楚。随从有人说:“江潮每年都来,淤塞住河道。茅山河、盐桥河两处最严重,不能行舟。”

苏轼问:“就没有人疏浚吗?”

人答:“三五年来一次,而每一次都让百姓叫苦连天。运河金银臭啊!”

“如何?”他又问。

◩喜欢看高有鹏写的清明上河·春潮_第六章 调停调停(14)吗?那就记住笔趣+阁的域名zaijiagongzuo⊗com◩(请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清明上河·春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高有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有鹏并收藏清明上河·春潮最新章节第九章 涅曲(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