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说:“太后娘娘,我曾想起神考在世时对我讲的官星。天上有帝星,其侧有宦;宦有良恶。良者,如晋国时勃貂,楚国时管苏。勃貂知吕省、郤芮要烧毁宫廷,害死文公,便密报文公,使文公免于灾难,晋文公得以成春秋五霸;管苏不惟上而从,屡屡以忠言进谏,虽楚王怒亦不惧,每进谏而使朝政有所得。恶者,如齐国时竖刁,宋国时伊戾。齐桓公死后,五子争王,竖刁与易牙合谋立公子元亏为王,害忠臣无数,逼孝公逃往他乡。伊戾与太子痤不和,楚使路遇宋国,太子与楚使有旧交,就去边地相迎。伊戾相随,伪造太子与楚使相结盟的文书,诬称太子作乱,逼死太子。后真相大白,平公怒将伊戾煮死!如今,我又想起赵高,不知此类内宰绝迹否?此丞相敢指鹿为马,祸乱邦国,常使人胆寒,不能不使人深思矣!”

高太后说:“官家早慧,你所思老身早已明白。可你想过吗?司马光是写过《遗表》的人。他图的是什么?小小孩儿,万不可以此等心态度量人。想我太祖初定天下,掖廷给事不过五十人,宦官中年之后才能养子,朝中臣僚皆不敢私养阉人。即使是乡野间,有敢买卖阉童者也要一律处死。何时有宦为患?其实,我朝宦官不仅不敢为祸,而且是有功的。这,官家就不懂了。”

赵煦说:“如何讲?太后娘娘只管说来。”

高太后伸出三根手指,说:“你知道神宗朝的三大魁杰吗?”

赵煦摇了摇头。

高太后说:“三大魁杰是范祖禹所提的。一是李宪,当年任永兴府、太原府的走马承公事,来往于朝廷与二路之间。王韶收河湟时,李宪至蒲中,恰遇吐蕃的木征破白城,要围河州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李宪当机立断,扯起离京时官家敕书的大旗,说:‘旗在,如官家在!’土气大作,解了围州之危,后大破木征。元丰四年,李宪以五路统帅领兵攻打西夏,刘冒祚获胜,与高遵裕合攻灵州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夏兵放黄河水淹灌我军而使我失利。种谔军、王中正军也都败退。李宪奏请官家再集大军攻泾原泾原:今宁夏泾原县。,而官家没用他的奏议,使得军机大误,永乐城一败不可收拾。若用李宪议,泾原一路攻下,何愁不打下西夏?第二个大魁杰王中正不是善领兵的人,仁宗庆历年间,宫廷内的卫士想起兵害仁宗,王中正临危不惧,射杀乱军首领,救了仁宗。开熙河路时,西羌占了陇东,王中正奏请官家,用民兵在乡间定时操练武艺,保证边地常有兵守而敌不敢轻易相攻。第三个魁杰是宋用臣,修太学,建庙宇,治河道,替官家操劳尽心尽力。这三个魁杰是官家喂养的三只猛犬,看守庭院,弥补了许多不足。老身无能,只是以己所历风风雨雨,为您划策。你道我对司马光就如此言听计从?他和三魁杰没有什么两样。就现世而言,神考长逝,若留下章惇、蔡确辈,他辈必然恃才傲物,依仗自己是神宗托孤的功臣,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只有用司马光辈压去他辈,使朝廷内阴阳调和——无论是哪一方,其权势过重,都是对官家极为不利的。司马光已是快死的人,他爱的是气节功名。你何不用他此种忠心,让他为你鞠躬尽瘁呢?”

赵煦好像此刻才明白祖母的心,带着歉意对她说:“太后娘娘,好自歇息吧。”

✼本书作者高有鹏提醒您《清明上河·春潮》最新章节在笔▴趣阁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zaijiagongzuo◐com✼(请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清明上河·春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高有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有鹏并收藏清明上河·春潮最新章节第九章 涅曲(26)